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企业存在的理由(2):奈特与科斯:对企业生产力的不同解释

文献/Reference

I   The emerging theory of the Firm, Harold Demsetz 1992

II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Frank Knight 1921

III The nature of the firm: Origin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Edited by Oliver E. Williamson, , Sidney G. Winter 1991

所谓企业生产力,英文叫“the firm productivity”,指的是企业所能带来的生产力。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里,企业是一个被忽略的概念,更不用说解释它何以会贡献出一份生产力。但是,只有企业具备生产力,企业才有存在的理由。这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里毫无说明。所以,当F.H.Knight用对风险的分析第一次触及到企业存在的生产力解释(productivity explanation of the firm’s existence)时,不但开辟了经济学科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开辟了经济学学科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时期。而最让人兴奋的是,就在Knight之后十多年,年轻的科斯也开始讨论企业存在的根源问题,并且在差不多半个世纪后还因此获得了经济学的最高奖:Nobel奖。

科斯1937年那篇著名的《the nature of the firm》,其实早在1932年夏天就在他头脑酝酿的差不多了。这一年,科斯自英国来美国游历,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访问各种各样企业组织和工厂上。他也到芝加哥大学听了一些课,并且和当时芝加哥学派的两个最重要人物Frank.H.Knight以及Jacob Viner都有一些接触。他听了Knight的几堂课,和Viner一起讨论“企业一体化”(integration),但是都所获甚微。

有趣的是,几年之后,当科斯正式发表《the nature of the firm》,他和Knight在企业生产力的解释上却有了更深切的交锋。Knight关于企业生产力的解释核心是:知识并不是完美的,所以存在着风险;而企业这样的组织,由两类人共同构成,一类叫雇主,一类叫雇员,雇主更愿意承担风险,雇员更不愿意承担风险,于是他们互相交换对风险的承担程度,雇员获得雇主支付的固定报酬,从而将风险转移给雇主,而支付的代价是要接受雇主在企业生产上的权威(Authority)。于是,企业通过在雇主和雇员之间重新分配风险而提高了共同效率。

但是,这样的解释有不那么令人信服的地方。科斯指出,在交易中经常能观察到:风险转移了(也就是重新分配了),但控制权并未随之转移(即生产上的权威并未随之出现)。比如,企业甲向企业乙购买商品,企业甲需要按合同向企业乙支付固定的报酬,但是企业乙并不需要付出服从企业甲的代价,而企业甲也不会向企业乙要求这样的控制权(或权威)。

科斯的反驳不容易理解。因为Knight也可以反驳他,他会强调,风险的重新分配要能给企业带来生产力,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企业的雇主与雇员两方在承担风险的能力上必须存在差别。而科斯的例子中企业甲和企业乙并不需要具备这样的差异。

其实,科斯观点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是,他认为,企业和市场的区别在于,在资源分配和利用上,企业用权威替代了市场的价格。因此,要解释企业生产力的源泉,就必须紧扣住“企业用权威替代市场价格能否带来效率提高”这个核心问题,而不是风险的再分配。因为只要风险的重新分配并不必然能带来权威的出现,那么即使风险的再分配可以提高效率、带来生产力,也无法用于解释企业生产力的源泉。而且,事实上,通过市场机制也同样能实现风险在各方之间的再分配。比如雇主和雇员之间,市场可以通过提高市场回报率而激励雇主承担更大的风险(高风险高回报),同时,让选择规避风险的雇员在(劳动力)市场只能争取到一份较低的固定工资。这个风险重新分配的过程可以完全不需要涉及到控制权的转移。

显然,这才是科斯反驳的立意点,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说,科斯是难以反驳的。

话题:



0

推荐

郭玉闪

郭玉闪

57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www.zhuanxing.cn)创始人,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生、公共政策方面的管制经济学分析;是推动中国出租车业放松管制改革的主要学者之一,同时多年来也一直在其他诸多与民生相关的垄断产业里倡导破除垄断的管制改革。从2003年开始也大量参与各类公民行动,包括人大代表选举、参与创办公盟以及各类法律援助行动等。

文章